其實這些東西在不同時空都寫過了~
不過好像有不少人不太瞭其中的含意, 畢竟高中物理也不是人見人愛的東東
來整理一下好了~

功就是能量, 車手的踩踏就是在產生功也就是做功

功=位能差+動能差+風阻所造成的能量損耗+車體所造成的能量損耗

我們來看以下有效率的功之成份吧
位能差=mgh
動能差=0.5*m*v^2
巧的是兩個都有質量,相當於重量啦~
所以減重的確是重要的~只是減車重還是減人重就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功率=功/時間=F*S/T=F*V
換成跟騎車相關的就是踩踏力量和轉速了~
至於齒比~~~也只是調整踩踏力量的方法而以~~如果你做不出什麼功,用什麼齒比都是慢~
也就是為什麼底下這篇兩個軸向要討論踩踏力量和轉速了
http://otaiwan.pixnet.net/blog/post/24924005

效率從不效率來想比較容易~
什麼是不效率呢??風阻所造成的能量損耗+車體所造成的能量損耗
風阻是不效率的最大因子~所以在比賽時, 如果有車可跟大家都會跟車的~
能比較有效改善風阻的是車手的姿勢~至於車體設計,你找人從你正面拍張照, 看一下人與車的面積比吧~

車體包含了胎,輪組, 車架(含車手,前叉),不效率可由形變來看

胎的形變與效率
http://otaiwan.pixnet.net/blog/post/23970477
簡單的來講,是看軟硬,同一條胎胎壓越高就越硬是對的,但不同條胎就不一定了
最大胎壓是受限於外胎唇和框咬合的力量
然而F=P*A, 所以寬的胎,受壓力面積大, 自然最大胎壓很難高的起來

輪組的影響也一定是有的, 而且是車體造成能量損耗的大宗
所以很多人願意去換輪組,換了也的確變快
換個角度來看這件事, 換了好輪組, 同樣路線同樣檔位騎起來比較空, 所以車手就會情不自禁的加重齒比
然後就騎得更快些,上坡的速度續航力也變好了,所以在106這種路線會發現有神奇的進展

但是~~~80/20法則還是存在的~
有沒有必要花大筆鈔票去換取最後少少的剛性~~就見仁見智了~

至於輪組高框低框~還是回到剛性和轉動慣量來看
剛性強就是強,剛性低就是低;看高低框無絕對關係(因子太多)
轉動慣量=0.5*m*r^2
在重量相近的輪組, 高框的輪組具有較高的轉動慣量
也就是把更多的能量"存"在輪組裡面~
因為要"存",所以加速較慢, 且減速也較慢
底下有些討論
http://otaiwan.pixnet.net/blog/post/24012635

車架的形變主要是五通和後下叉
壓縮車架除了可以減少材料來減重外, 也因為結構的關係讓車架剛性更強(不過影響有多大???)

言歸正傳, 效率=(位能差+動能差) /(位能差+動能差+風阻所造成的能量損耗+車體所造成的能量損耗)
                    =(車體反應出來的功)/(車手做出來的功)

車手做出來的功=車體反應出來的功+風阻所造成的能量損耗+車體所造成的能量損耗
車體反應出來的功=車手做出來的功-(風阻所造成的能量損耗+車體所造成的能量損耗)
                          =功率*時間-(風阻所造成的能量損耗+車體所造成的能量損耗)
                          =(係數*踩踏力量*迴轉數*時間)-(風阻所造成的能量損耗+車體(胎,輪組,車架)所造成的能量損耗)
                        前兩項要靠練人來改善, 最後一項靠練車(優化車)來改善

另外再插個花, 如果你覺得有什麼公式可以讓你Fitting OK的~
那一定是騙你的
從結果來看, Fitting常常都是風阻和舒適妥協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