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提早50分起床,雖睡得不是很多,但也沒很昏沉的感覺
一面看新聞一面慢慢吃完麵包和糙米漿,慢慢穿上車衣
牽車出去,差不多八點到集合地點

一開始天氣還蠻陰沉的,有穿背心和風衣
聊了一下天之後就出發了
一開始大家都蠻悠閒的,天色亮了起來,在木柵路脫掉風衣

過萬壽橋接新光路,動物園前面排隊的人還真多~
然後帶點轉速來熱身吧~差不多一直16x rpm吧
切到106乙外環道就開始偷懶慢慢騎了~

今天106乙外環道的汽車非常少,不過逆風蠻大的
不知道怎樣就龜到三叉口了~
口有點渴但是到坪林再喝水吧~
坐了一段時間,再出發,有人就回頭了~

順順騎106乙到萊爾富, 左轉上106乙
不久前才騎過,所以在心理上會好很多~
一開始一直跟在後面

這一段時間騎乘的單次長度與強度都蠻不足的
肌力不是很夠,不過年假期間有動過幾次,心肺比每天龜在家有好一點點
基本上就是用最輕檔騎,碰到比較抖的坡就變重一檔站起來騎~

106乙廣泛的來講還算是階梯式的上坡
於是抖坡用力騎,緩坡放鬆騎恢復體力
前半段還算是蠻辛苦的,後半段不知道是習慣辛苦還是腦內啡起作用
後半段反而騎的比較快意~

到山頂的廟前坐一坐,又有人騎到一半回頭
跟車友聊了幾句,然後順順溜下去

過彎時當然也有發現counter steering的效應
其實這就是過去寫過類似圓規畫圓的方式過彎
不過有一些成份是因為路彎的比車彎的程度要高
所以你會更感覺到車往彎的反方向前進

Counter Steering=向心力-地面反作用力*CosA=輪胎磨擦力(水平分力)

image012.bmp

簡單的說呢,
counter steering就是重力對地面所產生的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不足以提供給向心力
於是人車就被甩向彎外的一種效應 (向心力=mv^2/r)
counter steering是一種結果不是一種技巧或方法
過彎只有三種策略
1. 減速
2. 壓車壓更低以提供更大的重力對地面所產生的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來讓你高速過彎
3. 壓車壓不夠低,車被往彎外甩(超過輪胎磨擦力可能會就counter steering/飄移/噴出去)也可以高速過彎

下到坪林趕緊補上一罐熱奶茶
急急喝完沒想到大家還在等人

再出發,前面帶頭的有點快,坪林到風露嘴總是有種莫名的恐懼
不過今天是順風多過逆風啦~
一開始只是儘力跟上而以(本來想要慢慢龜的)

可是後來不知道怎樣前面的就慢下來了
我就繼續往前騎,大腿似乎有點撕裂傷的樣子
好險中間有兩段緩下,可以利用下坡掛大盤帶轉速吃掉一些坡
有了上次的經驗,只要到了緩下就用力衝就對了
一定可以死皮賴臉的到風露嘴的

在海倫咖啡外稍事休息後, 又往下溜, 右轉北47
背肌還真是酸呀,看里程,也沒騎多遠~
溜到3km處一位阿公開汽車來鬧場

再接回106乙,順順騎~
還好交流道有兩個紅燈可以讓我舒緩
然後在106乙外環道做三回合的飆車

然後肚子怪怪的~趕快衝回家,好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Taiwan 的頭像
    OTaiwan

    OTaiwan

    O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